屋企附近每一年都會有粵劇(大戲)上演, 小時候會趁做大戲的時候到戲棚買糖買燴魷魚、在戲棚跑來跑去, 直到現在, 仍會去湊熱鬧, 十分享受可以坐在戲棚通道的木衣箱或棚架的竹枝上看戲, 不過與其說是去看戲, 其實說是去感受氣氛比較合適, 粵劇很精深, 實在不太懂, 但我依然很喜愛去看大戲, 這就是我對大戲的情義結。
(攝於2010年5月25日坑口戲棚)
(攝於2017年5月11日坑口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日 - 舞麒麟示範)
(攝於2017年5月5日 - 麒麟迎接天后前往戲棚)
一談到大戲, 當然不得不談戲棚搭建, 在我心目中, 搭棚不單是一種技術, 甚或可稱上是智慧, 是專業, 也是藝術, 單憑竹枝、杉木柱和篾(粵音為「滅」, 是用來捆縛固定竹枝的塑帶)便能建成千萬化的形狀, 再加上木板和鋅板便變成有蓋的、能夠遮風擋雨的一座戲棚, 大的戲棚更可以客納到上千的觀眾, 實在令人讚嘆。
(攝於2017年5月5日坑口戲棚)
(攝於2017年5月11日坑口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日 - 戲棚搭建示範)
粵劇、舞麒麟、戲棚搭建都是能夠代表香港的特色傳統, 唯可惜都逐漸後繼無人, 要將這些文化傳承並不容易, 但我們絕不能輕易說放棄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